從半死不活到蒸蒸日上,汽修夫妻店的蛻變之路
業主:胡勇
所屬門店一:NO.1820安徽黃山黟縣連鎖中心
獲得獎項:2020-2021年度銀勾獎
門店業績:加盟前的8-9萬/月,到現在的最高30萬/月
所屬門店二:NO.2370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陽大道西段連鎖中心(籌備中)
心灰意冷,一度想放棄的修理廠胡勇和鄒曉君是一對30多歲的年輕夫妻。2013年,一頭扎進汽修行業。業主胡勇負責門店經營管理,車間管理,老板娘負責收銀、客戶登記和其他雜務——典型的“夫妻店”經營模式。
胡勇和妻子鄒曉君
三四年之后,發現這個行業并不像最初想象的那么好做。
“來的客戶多,流失的客戶也多”,不懂得維護客戶,不懂得管理員工,不懂得整理數據……這些常規修理廠面臨的經營痛點他們都有。雖然同時經營汽貿業務,不缺新客戶,但是“留不住”。
“那時候真的想放棄了。”面對遭遇業績瓶頸,看起來半死不活的修理廠,他們心灰意冷,加上鄒曉君本人對汽修行業也不是很感興趣,每天被瑣事纏身,沒有頭緒,“就是一個打雜的,沒有什么成就感,賺不到錢,不想做了。”
加盟小拇指,門店業績翻兩倍,員工工資翻兩倍,老客戶占比40%以上
“單打獨斗不行”,就在胡勇夫婦在放棄修理廠只做汽貿和加盟一個品牌之間徘徊的時候,朋友介紹了小拇指品牌。幾經溝通,作為最后的嘗試和希望,他們選擇在2018年5月份加盟小拇指。
這一步也不容易,首先面臨很多同行質疑。在同行眼里,雖然胡勇他們的門店業績在10萬上下,但是在黟縣,全國人口最小的一個縣城,算不上好,也沒有差到必須加盟一個品牌。
“就當最后的嘗試吧”,拋開質疑,他們抱著最后搶救一把的心態堅決選擇了加盟。
“沒想到真的嘗到了甜頭。”他們口中的甜頭,從客戶滿意度、門店業績再到員工收入,方方面面。
加盟后,從店面形象、門店員工培訓、導入SE體系、產品體系,門店從內到外進行了轉型升級。門店從月業績8-9萬,到現在的平均26萬,最高峰30萬,翻了三倍多。
門店業績翻番,也反哺到員工收入上。在縣城,原來機修工每月3000-4000元的工資是常態,現在店里的機修工平均工資在7000-8000元,多的時候可以拿到10000多。“績效工資體系,讓技師也有了自己的思想,知道怎么用專業知識服務客戶,輪胎怎么檢查,怎么對客戶負責,專業性和積極性更高。”
“前期不懂得,客戶說什么壞了,就換什么”,鄒曉君說,經過小拇指系統培訓,最大的理念變化是給客戶提供前置服務。“提前告訴客戶,提前檢車,避免客戶車輛出現故障才來維修”。這樣客戶的行車安全感和滿意度提升了,從原來的客戶不斷流失,到現在老客戶占比40%以上,黟縣小拇指升級蛻變獲得客戶和市場的高度認可。
到同行店里的客戶,很多項目被小拇指“前置服務”了
很戲劇化的一點是,之前質疑胡勇他們加盟的修理廠同行,卻吃到了其中的“苦頭”。
“到同行店里的客戶,很多項目被小拇指前置服務了。”還在用原來的思路經營的修理廠同行這下有點傻眼了,原來那套客戶車壞了就提供修理服務的模式不靈了。
跟同行比,小拇指的品牌形象、服務意識差異是比較明顯的。“按客戶的話來說,‘小拇指最專業,工作人員最多,服務理念最強的汽修品牌’。 ”
“別人淡季的時候,我們很忙,每天都有生意做。常規旺季的時候,我們更忙”,這也是讓同行很驚詫的地方。
心灰意冷,一度想放棄的修理廠
要說變化最大的,還屬鄒曉君。“到總部培訓了2次,對汽修這行越來越專業了。”經歷了系統培訓加上兩年多的實踐學習,鄒曉君從最初的收銀打雜,轉變為店長、SE的角色,負責門店的客戶管理、SE管理,數據管理等。
“客戶也覺得我對汽車很專業”,鄒曉君從不懂車、不懂管理,沒有太大作用的“打雜人員”,到現在的店長、客戶眼中的“專家”。
鄒曉君發現自己不是對車不感興趣,而是因為之前不懂。現在跟客戶交流越來越得心應手的她,真正感受到從事這個行業的成就感,自信心滿滿。
“原來我自己有這么大的潛力”,這在之前,鄒曉君是無法想象的。
“像兄弟一樣”,整個區域好了,品牌效應會更加強大
胡勇說,加盟后另外一個感受,是整個黃山區域,小拇指品牌氛圍很好。業主們經常在一起交流,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氛圍,門店之間像“兄弟”一樣。大家的共識是,整個區域好了,品牌影響力更大,這讓加盟之初就感受到被充分接納的胡勇感受到意外的驚喜。
“2020年,疫情讓很多行業慘遭腰斬,每天這么好的生意,蒸蒸日上,很是欣慰。”胡勇和鄒曉君反復強調,加盟小拇指,這一步路,走對了!
2020年下半年,他們就在計劃開二店,因為場地問題,在籌備中。